噪声地图——让城市嘈杂声看得见

迪勤研究院 发表于 2019-3-4 16:44

        繁忙的城市,当你看到窗外交通如织的车流,难免心生嗟叹,逝者如斯夫。但当你推开窗户,是否转瞬感到嘈杂声入耳,一切不再悠然。车流胎噪、施工噪声、空调室外机,城市生活中人群每天都遭受噪声污染的困扰,越来越蜗居在办公场所,尽量减小外出。


根据环保部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》,2016年共收到环境类投诉119万件,其中噪声投诉52.2万件,占环境投诉总量的43.9%。对城市开展的声环境质量监测显示,31个直辖市和省会(首府)城市,夜间超标率达到40.3%。2011年,世卫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布的《噪声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》显示,噪声危害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,人类公共健康的第2大影响因素。据统计,全国约有40%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中。


噪声危害



噪声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用一个金字塔三角形来表示,金字塔最底层,受到影响人数最多的噪声影响是产生"不舒服感",比如导致扰民的情况。再往上一层是导致"压力"。再往上就出现了"风险因素",引起包括如血压、胆固醇、葡萄糖等身体因素的疾病风险,再上一层就是"疾病",比如能引起睡眠失调、心血管疾病等,而金字塔的最顶层就是可怕的"死亡"。


对于城市群体,噪声给人群最直观的损害在于分神,影响工作效率和睡眠。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处于中度噪声污染中,城市的噪声污染占城市环境污染的比例最高,并且这种趋势还在逐年增加。


噪声地图


应对城市噪声,首先应该让这类污染看得见。一种新概念是“噪声地图”的出现。


城市区块噪声效果地图


打开噪声地图,绿、黄、粉几种色块将市内五区重新分割,每种色块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区。通过颜色区分和变化,可精准找出噪声源,尤其是一些长期“潜伏”的噪声源,从而对症下药。以毗邻交通干道的某高楼为例,其顶部设有一个空调外机,但长期以来一直在道路车辆噪声的“掩护”下没被发现。借助“城市噪声地图”,专业人员发现该室外机及周边区域一直显示为深蓝色,且随着时间推移没有太大变化,有时甚至比附近交通干道的颜色还要深。锁定目标后,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实地查看,并要求物业方整改。


除了找出长期“潜伏”的噪声源,“城市噪声地图”还能跨前一步,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。比如某重大活动的保障,活动所在地及周边区域的部分交通会局部调整,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当地交通顺畅。有了“城市噪声地图”,交通调整还将多一个效果:在不给周边增加通行和噪声负担的基础上,让区域内行车更少、环境更宁静。只需将模拟的交通调整数据输入系统,就能预测出相关区域整体噪声效果,筛选出最“宁静”的交通调整方案。


未来的噪声地图,可能需要进一步利用GPS技术、噪声传感技术、大数据等多类技术手段,让城市噪声无所遁形,从而实现快速有效的监管。


参考文献:

[1] 上海完成全国首张可动态更新“噪声地图”,解放日报,2018.7.

分享